资讯内容

渭南合阳提线木偶戏新生后有新愁

2013-02-16 08:53    发布者:新闻纵横    评论:0    浏览:1364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这是唐玄宗笔下的提线木偶。在合阳县,至今仍流传着这种线腔木偶戏。它不仅是中华戏剧艺术宝库的瑰宝,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这是唐玄宗笔下的提线木偶。在合阳县,至今仍流传着这种线腔木偶戏。它不仅是中华戏剧艺术宝库的瑰宝,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

然而,这样一朵艺术的奇葩,却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直到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保护,意味着有价值,也意味着新生。但是,春节期间,中国之声记者走访了该县的木偶剧团,却发现,重获新生的合阳线腔木偶戏,又有了新的忧愁。来听记者肖源的报道:

随着艺人手指的提拨勾挑、扭抡闪摇,数十根丝线,牵着一个80公分左右的木偶货郎,擦汗、拿起拨浪鼓、开箱取货等动作,这个货郎仿佛活了一般。农历腊月二十九,在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的舞台上,记者见到了这些"起于汉而兴于唐"的傀儡戏。剧团团长王宏民说,演员们的指尖,勾得了古今传奇,却拨不动自己的生计。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也像演员们手中的"生旦净末丑"一样,一度,命悬一线:

王宏民:99年,那时候确实是命悬一线,剧团当时就面临着倒闭。当时剧团高峰期有40几个人,后来许多都不干了。演员是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当时好在有这么几个演员,坚守着这个岗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阳县木偶剧团艺人肖鹏芳,就是坚守舞台的人之一。30年前,她从爷爷手中接过线,做起了提线艺人。她说,直到2006年,合阳提线木偶被批准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里的情况才慢慢好了起来:

肖鹏芳:直到06年,国家非遗项目申请下来,国家开始保护了,剧团才一年比一年好了。

对于如今剧团还算乐观的局面,团长王宏民坦陈,这些都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但这些支持,也仅限于维持剧团的运转:

王宏民:像咱这个剧团这两年还可以。包括一些涉外演出、国际文化交流,但经济收入这一块,还是不乐观。还是靠国家、靠当地政府的扶持。基本上能保证现有演职人员的生活现状。

王宏民说,一旦政府撒手,剧团还得解散。

王宏民: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是很要紧的。只要领导一撒手,政府说不管了,可能三年以后,可能我就在自己家里闲待着了。

而最让非遗传承人肖鹏芳担忧的,并不是收入勉强维持生计,而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接过她手中的提线:

肖鹏芳:原来我带过好多学生,只留下99年的一个学生,其它的都是学一段时间,都走了。现在条件慢慢好了,你看,团里慢慢地才招了4个娃。

记者:在演出现场,记者看到这几个20岁左右的演员。问及为何要从事这个行业,几个孩子的回答很一致,喜欢。

记者:你多大了?

孩子:17岁。

记者:你为什么要学这个呢?

孩子:我喜欢。喜欢这个。

但是,仅仅出于兴趣的原因,如果没有收入支撑,孩子们学艺的热情能持续多久?孩子们摇摇头。而合阳县文体广电局党委书记王能言则表示,这得看未来政策的导向了。

王宏民:主要一个就是人们持观望态度,家长主要就是考虑,我让孩子学完以后,将来他独立生活以后,能不能靠这个吃饭、养家糊口?现在正值演出团体改造过程中,政策还不明确。如果政策非常明确,比如像过去咱们说的那样,转为商品粮,录为合同制工人、列入剧团财政编制,财政供养多少等等。老百姓送孩子的时候能看到这种希望,那就乐意把孩子送到这儿来。

即便有孩子愿意来团里学习,剧团团长王宏民仍然觉得,目前孩子们的学艺方式,难以满足正常的演出需求。因为在这里,孩子们学习的途径,还是传统的"师带徒"。用王宏民的话说,就是"四个边"。

王宏民:一块演出、一块培训、一块锻炼、一块总结。最后达到能够登台演出。从剧团成立以来,都是跟班学艺,没有招过科班学生。

在县文体广电局党委书记王能言看来,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就是,从艺早、文化水平低,制约着演员迅速提升技艺:

王能言:咱们现在随团学艺,它的弊端就是,娃娃把提线的技巧可能掌握了,唱腔都掌握了,但文化课就落下了。这对娃娃们最后理解剧情,还是制约他们的瓶颈。

而非遗传承人肖鹏芳,则用自己的经历说明,文化水平低,甚至会制约整个提线木偶戏的创新发展:

肖鹏芳:像我,13岁就进剧团学艺,首先就没文化,想一些事情什么的,脑子里就没有那种超前意识,文化程度把咱就限制了。整个咱团里的,文化水平都低。

王能言说,对于这种情况,县里也在考虑对策。

王能言:将来要发展,就联合教育部门,在县职教中心搞提线木偶后续人才培训班,教学员们学一些文化课,学一些理论知识,然后再由专业的老师给教(提线技巧),毕业以后,择优录取,这就规范培训了。

0 顶一下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诚聘英才| 申请链接| TOP|
Powered by 渭南网 © 2009-2010 技术支持 先行科技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陕ICP备05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