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8亿 渭南城区将建首座人行天桥与地下通道
2012-08-19 17:26 来源:华商报 发布者:华商报 评论:
0 浏览:828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渭南拉大城市框架,启动建设城市立体交通,招商引资拟投资8个亿将建首个地下通道——中心广场区域地下通道及人防工事建设项目,建设首个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流。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渭南拉大城市框架,启动建设城市立体交通,招商引资拟投资8个亿将建首个地下通道——中心广场区域地下通道及人防工事建设项目,建设首个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流。
将建首个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 实现人车分流
8月10日,据渭南市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局总工程师吴发荣介绍,国贸十字地下通道项目标准名称为:中心广场区域地下通道及人防工事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今年渭南市政府实施的重点城建项目,位于渭南中心区,初次规划实施范围东起解放路,西至西岳路,南起朝阳大街、北至西南京路道路部分及中心广场区域,建筑约7万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前进路与东风大街十字地下环形通道、中心广场升级改造和地下人防工程、实施范围内前进路与东风大街道路部分地下人防工程。
吴发荣说,初步设想,项目建成后,国贸大厦、智能大厦、信达商业区通过地下通道连成一片,形成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人车分流、地下管网雨污扩容分流、强弱电入地、热力预埋、商业区停车难及地震避难、人防应急等问题,将中心城市打造为集休闲、购物、娱乐、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商业活动中心。
渭
南市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局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贠张小学门口人行天桥建设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人过街安全问题,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减少行人对车辆的影响,人行天桥修建位置在朝阳大街前进路中学和贠张逸夫小学之间,横跨朝阳大街,天桥高约5米,桥面宽度为4米,人行楼梯宽2.5米。这些项目初步拟投资8个亿以上。
民生街金水路排水管道改造年底完成 实现“雨污分流”
今年,为适应中心城市规模扩张及经济发展需要,渭南计划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2个,总投资223940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5040万元。据了解,渭南市前进路以东老城区排水设施是七八十年代规划建设的,原有排水设施相对薄弱,2005年,相关部门摸排渭南城区23个严重积水点,城建部门对城区中心医院、双元商场以及乐天大街燕兴公司门口等多个积水地进行排水管道整改和修建。2007年,城建部门对前进路以东下水管道进行重新修建,做好城市防内涝。
据吴发荣介绍,目前,23个积水点中,民生街、金水路积水管道正在修建。为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新建城区东部雨水提升泵站,完成渭南、大荔、韩城水泵站建设,乐天大街污水泵站、仓程路雨水泵站建设,增强雨污提升排放能力,实现“雨污分流”,彻底消除城区雨季积水点,完成90%以上城市淤污水排水系统全面改造。
吴发荣说,城区23个积水点排水系统改善后,基本达到服务要求,渭南城区排水系统可满足中雨以下的排水防涝。
明年将建800万㎡“中心区1号”供热站 新增3万热用户
集中供热成为渭南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据了解,渭南中心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是,总供热需求为1600万㎡,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30万㎡,集中供热率仅为8%。
吴发荣说,渭南城区集中供热浪费大、设备落后,使用工业余热供热,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基本要求。今年,将重点建设中心区1号、老城区两座供热站,建成后供热能力将达到800万㎡以上。今年在保障现有的安全系统下再供热一年,明年将在新客运站西边建“中心区1号”供热站,10月底前将现有集中供暖用户替换,集中供热面积新增加200万㎡—300万㎡,3万住户可享受集中供暖。
吴发荣说,2015年,渭南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60%,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