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不停旅客不侯 渭南客运"招呼站"成摆设
2012-04-09 18:32 来源:西部网 发布者:孙华林 王渭征 评论:
0 浏览:1109
“招”不到车辆停靠、“呼”不来旅客侯车,渭南境内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的100多个客运“招呼站“成了摆设。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 记者孙华林 王渭征)“招”不到车辆停靠、“呼”不来旅客侯车,渭南境内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的100多个客运“招呼站“成了摆设。
108国道途经渭南市临渭区龙背镇侯家村,村民武显珠看着村口的“招呼站”,就皱起了眉头。
村民武显珠:这本身是是个公交站台,但是车在这里就不停嘛,根本在这里没有停过,这地方占我的地方,我的责任田,分文不给,还给还弄一个这个。
他曾和交通部门协商,工作人员的答复却让他无所适从。
村民武显珠:(人家说)盖下就当是给我盖下的,我说我要这干啥呀,做啥用这呀,去年炸油条的在里边住着呢,上头漏的,去年拿拿篷布在上边盖着呢,走了就把篷布拿走了。没人管理,野广告贴满了。
侯家村往北,是巴王村“招呼站”,建在村民杨新利的家门口,过往车辆不停,没有侯车旅客。“招呼站”变成了“柴火房”。
村民杨新利:车不停,谁到哪去呢嘛,至于建的那是个啥意思咱也不知道,建房房的时侯,占我的地方,反正那房房你要用你就用吧,咱也不想叫建,人家要建你也没有办法。
再往北第三个招呼站,固市镇固寨村的招呼站,没有门窗,已经成了马路厕所,里面秽物遍地,臭气冲天。
村民杨新利:沿路都有,大村口都有,没弄好,谁管那个地方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样的“招呼站”,在渭南境内省道、县道、通村公路两侧,不时可以看见。由于无人管理,很多已经破坏、废弃,有的已经被拆除。
19号早上,记者来到渭南市交通局,运管科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招呼站”是指,公共交通系统中,在固定线路上,根据乘客的特殊需要,临时停靠车辆的地点。旅客在侯车时,可以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每个“招呼站”投资两万元左右,可是由于建设选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招呼站”,“招”不来车辆停靠、“呼”不来旅客侯车。
负责人:这有好多问题,位置很关键,你选的位置合适了,在人多的地方,但是人多的地方哪有地方叫你建一个这个去,所以建的时侯就稍微偏了一点,偏了就发挥不了作用了。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04年到2005年,建设到100多个“招呼站”的时侯,就发现了问题。
负责人:关中道上,车也多,一二十分钟一趟车,就不需要这,站到那里等一会就行了。
随后,渭南市交通部门就向上级反映,并停止了“招呼站”的建设。
负责人:这一个要两万块钱呢,特别是这种房子实施起来县上没有办法弄,代价大、没地方。
而当时,渭南在临渭区、富平县、合阳县等地,“招呼站”已经建设到一百多个,如今,“招呼站”由于无人管理,破烂不堪。拆之可惜,用之不能,两百万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便民工程就成了“摆设”,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