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内容

唐穆宗陵墓发掘取得重要发现 东门门址保存较好

2011-11-17 03:13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者:陈黎    评论:0    浏览:1057
记者昨日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在首次对位于蒲城的唐穆宗李恒的陵墓唐光陵进行考古发掘中,已经出土了上千件建筑遗物。

 

  西安晚报讯 (记者 陈黎) 记者昨日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在首次对位于蒲城的唐穆宗李恒的陵墓唐光陵进行考古发掘中,已经出土了上千件建筑遗物。

  已发掘700平方米建筑遗址

  今年4月以来,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队对唐光陵部分陵园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完成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出土各类建筑遗物上千件,采集标本180余件。

  记者获悉,这些建筑遗物主要包括破碎的砖、瓦等建筑材料。本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东门门址。北侧门阙也已经基本发掘完毕,南侧列戟廊的发掘工作即将结束。

  据悉,唐光陵东门北侧的门阙基础部分平面形状为梯形,主体为夯土结构的阙体。阙体由南向北形成三出阙。现在阙体四壁仍可见残留的白灰墙皮,底部四面为放大的夯土台基。台基现存13层,台基外还留有砖铺散水。

  发现8个石人 每个高约2米

  据悉,此次在发掘中,在唐光陵南门神道石刻清理出土8件原埋于地下的神道石人,分别是4件文官石刻和4件武将石刻,并新发现蕃酋像残块5件。

  神道是皇陵前的那条大道,神道两侧置放石人,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据悉,这8件石人4文4武,每个高约2米。只有一个保存较为完整,其他的都已经残缺。应该是被人破坏后,埋葬于地下。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告诉记者,唐皇陵神道不可或缺的石人,应该有20个,但是现在只发现了8个,剩下的有可能还没有发现,也有可能是已经遭到彻底破坏。

  东门门址保存较好

  本次发掘令人惊奇的是东门门址东半部分的完好。记者获悉,由于西半部分早已破坏,只现存东半部分。门址的夯土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米,东西宽5.6米。门址主体为过厅式结构,面东背西,南北向面阔五间,东西向进深两间。两侧房间以隔墙隔断门址内外,中间三间为门道,由6块门墩石和4块夹壁柱构成门道结构。

  张博告诉记者,东门门址发掘中,清理出了倒塌的木门,虽然木质门板已朽毁无存,但是门上的泡钉却还在原位。目前已经对这部分遗迹进行了整体打包提取。“这样一来,清晰的门道遗迹就保留下来了。这在唐陵考古中十分少见”。

  发掘前部分建筑遗址已经裸露在地面,为何东门门址还能保存较好?记者获悉,这是因为唐光陵地理位置偏僻,位于山上,而且遗址所在地无人耕种、无人居住,并有专门文保员进行保护。

  由于门址、门阙等遗迹十分清楚,因此唐光陵东门遗址可以称之为目前唐陵陵园东门考古中保存最好的一处。它的发掘和研究将为唐陵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等提供更准确的资料。

  相关链接

  唐光陵是唐穆宗李恒的陵墓,这位不到30岁就驾崩的晚唐皇帝,爱好游玩。他的陵墓位于蒲城县城北部约15公里处,西门门址与唐宪宗景陵陵园东北角阙隔沟相望,东北距唐玄宗泰陵约15公里,西南距唐惠陵约13公里。

  ①唐光陵东门北阙发掘出的建筑用瓦。

  ②发掘出的唐光陵东门的门址。

  ③发掘出的唐光陵东门石狮及门址。

  本组图片据新华社

0 顶一下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诚聘英才| 申请链接| TOP|
Powered by 渭南网 © 2009-2010 技术支持 先行科技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陕ICP备05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