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旅小红帽”开创文明旅游服务新模式
2023-03-27 14:37 发布者:weinanorg 评论:
0 浏览:1054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项目经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推荐,荣登“学习强国”国家学习平台,受到广泛关注。该项目旨在加强文旅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为广大游客做好服务,助力渭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近年来,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着力打造渭南文旅志愿服务品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项目经中共陕西省委文明办推荐,荣登“学习强国”国家学习平台,受到广泛关注。该项目旨在加强文旅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为广大游客做好服务,助力渭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近年来,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着力打造渭南文旅志愿服务品牌,先后成立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总队、分队、站队等组织机制,通过专业培训、宣传引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渭南文旅志愿服务网格体系,开创了文明旅游服务新模式。



1
深入景点景区,开展应急救护志愿服务
2022年6月8日至9日,在临渭区桃花源景区内,渭南市首届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及急救演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心搏骤停现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癫痫、煤气中毒、溺水)的预防和现场急救等群众性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受到学员们的热捧,现场气氛热烈。这是渭南市举办的首届志愿服务队自身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及急救演练活动,也是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
活动以渭南市景点景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队为主体,通过专业化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为旅游景点景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游客与群众,提供全方位平安旅行体验。志愿服务队包含了渭南市文旅系统党员干部、景区及场馆工作者、保洁和保安等相关人员,他们自愿加入小红帽应急救护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个人闲暇时间,穿梭于各个景区景点内,通过文明引导、游览讲解、旅游咨询、应急救护和急救救援等方式,发挥着文旅志愿服务的特殊作用。


2
精细化服务方式,志愿服务精准更贴心
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项目于2015年11月启动,2021年,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又重新将原来“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组织整合,联合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和应急救护等专业人员,通过建队伍、搞培训、定制度、配物资、做演练、勤宣传、乐辐射的景点景区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七步法”新模式,以志愿者+游客+社区群众“三位一体”的精细化服务结构,服务渭南高质量发展。
项目为所有景区小红帽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景区小红帽志愿者开展为游客宣传应急救护知识和自愿参与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学习平安微课堂,倡导游客自救互救,在快乐旅行中学习应急救护知识,保障自身和游客生命安全;同时,项目通过景区小红帽志愿者开展景区社区和乡村群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延伸辐射应急救护志愿服务,提高辖区居民应急救护能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旅游环境,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常态化服务方式,志愿服务全面更周到
每逢节假日、旅游旺季,全市各县市区、旅游景点景区都会设立“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岗”,为游客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同时与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景点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紧密结合,常态化为游客免费提供雨伞、轮椅、医药箱、婴儿车等常规服务及旅游咨询、免费讲解等行业特色服务。
近年来,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队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有创新,让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系统化、常态化和精准化。以“标识、标准、服装”三统一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开创陕西省旅游服务新模式,形成旅游景区平安管理新机制。目前渭南文旅小红帽已实现市、县(区)及景区、公共文化设施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全覆盖,基层志愿服务站、服务队已发展到100余支,注册志愿者近1万余人。自成立以来已为100万余人次提供过服务,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162900余人次,服务时长约四万余小时,受访满意度高达80%。
2021年,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获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渭南文旅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渭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引领行业志愿服务发展的红色名片。



来源:渭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