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中国面花之乡”二月二赛花馍
2017-03-01 20:59 发布者:weinanorg 评论:
0 浏览:809
(通讯员:李世居 雷新强)2月26日,是传统“二月二”龙抬头前一天,“中国面花之乡”的大荔阿寿村举行赛花馍大会,现场上百件气势恢宏、各种造型的花馍让省内外上万游客闻名而来,享受这里别具特色的“乡村游”。. 在赛花馍现场,记者见到了如今已70多岁的花馍传承人聂

(通讯员:李世居 雷新强)2月26日,是传统“二月二”龙抬头前一天,“中国面花之乡”的大荔阿寿村举行赛花馍大会,现场上百件气势恢宏、各种造型的花馍让省内外上万游客闻名而来,享受这里别具特色的“乡村游”。
在赛花馍现场,记者见到了如今已70多岁的花馍传承人聂秀芳老人,她做花馍已有50年的历史,是村上做花馍的一把好手,她最爱的手艺就是做花馍,如今,聂秀芳老人也带了不少的妇女们加入制作花馍的队伍,阿寿村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艺术在她们手工得以延续和传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阿寿村花馍在省内外变早已闻名。村上的几个巧妇们创作的《药王庙》面花,气势恢宏,古朴趣拙。她们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后组装成一体。这些画面臂展的再现了庙门的戏楼、门楼、庙门两侧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等细节,这样宏大的花馍作品在省、市、县大赛中多次夺魁,被称为“中国一绝”并被中省电视台专题报道。
据介绍,大荔县阿寿村每年的二月二庙会做花馍都是提前几天准备,阿寿村的南社、北社、西社、东社“四个社”的妇女巧手们经过精心揉捏,做出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面花,如药王洞、药葫芦、花轿、蜗牛山、药王戏楼、牌楼、狮子、守门虎龙柱、花供石榴馍等多种花馍。花馍在蒸好后,都是在二月二的头一天送到村上的药王庙赛花馍,形成了多年的庙会,成为当地农民群众一种文化寄托和精神的向往。沿袭多年的庙会,也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游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