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30亿元提升通行条件
2014-01-02 21:23 发布者:weinanorg 评论:
0 浏览:881
2013年渭南市交通亮点:. 2013年渭南在建公路项目40个,计划投资28.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0.1亿元。. 3条高速顺利实施。韦罗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基本贯通;渭南至玉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改造启动;蒲白黄高速公路(蒲
2013年渭南市交通亮点:
2013年渭南在建公路项目40个,计划投资28.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0.1亿元。
3条高速顺利实施。韦罗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基本贯通;渭南至玉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改造启动;蒲白黄高速公路(蒲白段),征迁开始。
8条干线公路改造。G108国道渭南至大荔一级公路、G108韩城金城至龙门一级公路、S201蒲城翔村至卤阳湖一级公路、S202韦庄至澄城一级公路、S201白水黄龙至白水公路、S304韩城至黄龙公路、S106富平县过境公路、沿黄公路北段。
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新开通农村班线7条,新增运力86辆,更新76辆,新增通车行政村15个。
城市公交实现全覆盖。更新增加公交车30辆,对4条线路进行更改延伸,基本实现全覆盖、无盲点。推广公交IC卡、手机刷卡等业务,日均刷卡量达到1.6万人次。
“两客一危”全部安装GPS。实施北斗星定位示范工程,4600余辆客货车安装北斗星/GPS卫星定位双模设备,车辆安全行驶和动态监管明显提升。
本报讯(记者 姚二曼 张伯阳)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全市在建公路项目40个,计划投资28.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0.1亿元。
这是记者从12月27日,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春明说,截至目前,韦罗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基本贯通,当年完成投资12亿元;渭南至玉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目前征迁任务完成过半;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改造工程启动;蒲白黄高速公路(蒲白段),征迁工作已经开始,控制性工程白水河大桥开工建设;G108禹门口黄河大桥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同时,路网建设得到全面升级,全市干线公路投资16.1亿元。其中,G108渭南至大荔一级公路、G108韩城金城至龙门一级公路、S201蒲城翔村至卤阳湖一级公路、S202韦庄至澄城一级公路、S201白水黄龙至白水公路、S304韩城至黄龙公路、S106富平县城过境公路、沿黄公路北段等8个路网改造项目相继实施。
今年,全市干线公路还以G108创建示范改造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养管各项工作,实现年末优良路率92.54%,完成大中修工程投资6204.3万元,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单点合格率95.1%、关键指标合格率96.9%。农村公路以“好路杯”竞赛为抓手,积极推进干线化养护试点,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完成养护工程投资5192.3万元,创建市级文明路300公里,厅级文明路52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全市公路通行环境。
为了持续增强运输保障能力,市交通局还先后完成了大荔-西安客运班线51辆集约化改造和西禹高速班线公司化改造,投放运营车辆75辆。新开通农村班线7条、新增运力86辆、更新76辆,新增通车行政村15个,通达率达到98.05%,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新增货运企业59家,货运车辆6365辆,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得到有效递增。我市还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更新增加公交车30辆,对4条线路进行了更改延伸,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无盲点。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全市道路运输管理市县联网业务,“两客一危”营运车辆全部安装了GPS监控设备,在线率达到90%以上。充分发挥“全市机动车维修救援指挥中心”服务功能,全年已处置救援电话590起,实施救援320起。
2013年,市交通运输局还以打击“黑车”和“打非治违”为重点,先后开展了百日治超、道路客货运、汽车站场、城区客运、旅游客运等专项治理活动,集中打击非法运营、欺行霸市现象,全年共查扣非法营运车辆 200余辆,检查运输企业62个263次,检查客运站场24个117次,纠正1878辆次违章行为,批评教育1138人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35起,结案率达到100%。
陈春明说,2014年,我市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3.9亿元,高速公路3个、干线公路11个、农村公路15个。同时,还将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建设、“好路杯”竞赛、文明路、养护食饭先等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公路阳关水平和保畅能力,继续开展道路客运、城市出租、公路治超等专项整顿活动,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加快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更新换代步伐,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培育物流龙头骨干,全面实施智慧交通建设,完善路政、运政执法管理市县联网业务,发挥“机动车维修救援智慧中心”服务功能,加快“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初步建立覆盖全市综合交通管理服务体系。